我國機床企業有自己的優勢
中國機床行業歷經60余年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有了長足進步,但在整體上“大而不強”。2010年,我國金屬切削機床的產值數控化率為52.5%,但目前我國的數控機床仍以經濟型為主,產品附加值很低。
但是,我國企業也有自身獨有的優勢,如他們具備多年傳統機床生產基礎,同時在某一制造環節具備一定的技術積累,尤其是機械部分的鑄件/鍛件技術的技術沉淀,融資渠道廣泛,具備一定傳統市場份額與資金積累的企業可以先期組建大企業集團,通過收購、控股的方式吸收和消化國外相對先進技術。因此,我國企業需要抓住良好的發展機遇,加強自主創新,提高技術水平和產業化規模,積極開拓新興市場,以應對未來的市場競爭。
現在看的不是數量,而是智能化和精密化程度。產量上去了,還要研究智能化數控機床。高度創新、多元化和精密產品才能讓國產機床更有競爭力。
專業分工、配套協作促進沖剪機機床產業高度集聚和高效發展。產業鏈分工協作相互配套是現代科技精細分工帶給現代制造業的重要特征,也是臺灣機床產業的重要特色。臺灣的機床制造生產企業90%以上集中在臺中,這里專業配套能力很強,大部分配套件在本地區都能采購到。一個主機廠由幾十個甚至更多配套廠提供配套,主機廠緊貼現代制造業技術發展趨勢,集中精力于產品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產品的裝配調試和可靠性試驗等;配套企業則根據產業發展前景和主機廠的技術需求,專攻功能部件的研發試驗及精益生產,交給主機廠的是成組的部件成品,主機廠不需要再加工而直接進行裝配。
同類文章排行
- 中國機床業必須切實解決三大問題
- 聯合沖剪機在國內主要的發展地區有哪些呢
- 聯合沖剪機在國內國外的發展空間哪一個更大呢
- 發展沖剪機技術更有利于其他行業的發展
- 解析數控板材加工設備企業的發展
- 我國機床工具的結構調整 出口市場喜人
- 數控機床成為智能制造典范需過軟件開發關
- 中國機床行業實現了持續超高速的發展
- 解析數控板材加工設備企業的發展
- 中國機床工業發展的重點與難點